谁知道菏泽的历史渊源吗?

如题所述

“菏泽”原系天然古泽,为济水所汇,年久湮塞,遗址在菏泽市东南15公里处。以水名称县,始于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州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划境内西北部为菏泽专区,治菏泽县。“菏泽”又成为专区或地区级地方名称。 

菏泽文化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境内各县(区)或都有发现。古史中称誉的唐尧、虞舜、大禹在这里留下了较多的遗迹。历史上建置的演变,可远溯到公元前17世纪。 商代(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境内曾置有三 国(今境中部)、莘国(今定陶与曹县之间)、顾国、黎国(今境鄄城与郓城之间)。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其境分属曹国(都定陶)、郜国、须句国、鲁国、卫国、宋国的辖地。

  春秋后期,境域为宋、鲁、卫三国分割。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前期为齐、楚、魏所辖。至战国末期,为齐、魏两国分领。

  秦(公元前221—公元24年),境内中部和北部属东郡(治濮阳),南部和北部属砀郡(治砀县)。

  西汉至隋近600年间又数度变迁。

  隋朝(581—618年),文帝即位后,废郡,以州直接辖县。境内中部属曹州(治济阴县),北部属濮州(治鄄城),东北部属郓州(治郓城),东南部属戴州(废永昌郡后置,仍治成武),以上4州治所皆在境内。南部属宋州。606年(隋大业二年),炀帝废州改郡。境内中部属济阴郡(治济阴县),东部属东平郡(治郓城)。

  唐代(618—907年),境内属河南道,中部属曹州(治济阴县),东部属濮州(治鄄城),东北部属郓州,南部属宋州(治睢阳)。

  元代(1271—1368年),属中书省。明(1368—1644年),境内大部属山东承宣布政司兖州府的曹州、济宁州和东平州,西部和北部各有一小部分属京师大名府的开州和山东承宣布政司东昌府的濮州。1368年(明洪武元年),因水患曹州徙治安陵镇(今菏泽市大黄集乡安陵集),次年再徙治盘石镇(今曹县城址)。1371年(明洪武四年),降曹州为曹县。1445年(明正统十年),复置曹州于古乘氏县址(今菏泽城)。这时的曹州虽领两县,但为府辖州。

  清(1644—1911年),改布政使司为省,境内西部和东北部分属直隶省大名府和山东省兖州府外,均属山东省曹州府。1724年(清雍正二年),曹州升为直隶州,辖区较明代不变。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升曹州为府,辖一州10县,附郭设县,赐名菏泽。此时辖区面积略大于今菏泽市。

  中华民国(简称民国1912—1949),1912年,政区仍沿用清末省、府、县三级制,道为省的监察区。1913年1月8日,北洋政府颁发组织令,规定地方实行省、道、县三级制。今境除东明县属直隶大名道、鄄城县和梁山县(原为寿张县)属山东省济西道(后改为东临道,治聊城),其他县均属山东省岱南道(后改为济宁道,治济宁)。1925年10月22日,山东省将原四道增为11道制,于今菏泽市区置曹濮道(治菏泽)。1928年废道制,东明县直属河北省,其他县直属山东省。1932年南京政府规定省下设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至1927年“七·七”事变前夕,山东省共有7个行政督察区(以下简称区):第一区治济宁;第二区治菏泽,菏泽、定陶、曹县、城武、单县、巨野、郓城属之;第六区治聊城,濮县(1931年濮、鄄分治,1926年鄄城并入濮县)……属之。“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侵入山东后,山东省政府撒离济南,在省内流亡,并于1938—1942年在全省先后设置了17个区。巨野、郓城、寿张、汶上属第二区,单县、成武、曹县属第十一区,菏泽、定陶、濮县属第十六区。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虽然调整了行政区划,但境内各县的归属仍未变。1948年9 月全境解放。

  在抗日战争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政府相继产生,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逐步发展成为各级政区。从1940年到抗战胜利,境域分属以下几个专区:

  冀鲁豫第八专区。1940年4月初建立运西专区,是年11月改称鲁西二专区,属山东省鲁西行政区。1941年鲁西行政区并入冀鲁豫行政区,从此脱离山东省。

  冀鲁豫第十一区。1940年7月建立湖西专区(因地处微山湖西),属山东省鲁西行政区,辖区位于今境南部,专署常活动于单县东南蔡溜、张寨一带。

  冀鲁豫第十专区。1941年5月建立冀鲁豫三专区,7月改为冀鲁豫七专区,9月改称晋冀鲁豫二十二专区和冀鲁豫十专区。辖区位于境内中部和西南部,兼及河南省考城、民权等县部分区域。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2月,原冀鲁豫第八专区改为冀鲁豫二专区,专署曾移驻郓城潘渡和陈坡,原冀鲁豫十一专区改为三专区,十专区改为五专区。

  1949年3 月,华北人民政府决定将冀鲁豫第二、三、五、七专区分别更名为临河、湖西、鲁西南、运西专区。是年8月,平原省建立,临河、鲁西南及运西的一部分合并为菏泽专区,与湖西专区同属平原省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平原省建制,菏泽、湖西两专区划归山东省。次年7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省撤销湖西专区,其所辖县分别 归菏泽、济宁两专区。1958年11月1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菏泽专区建制,所属各县划归济宁专区。次年6月,恢复菏泽专区,辖区如旧。1967年3月,改菏泽专区为菏泽地区。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菏泽地区建制,改称菏泽市,原菏泽市(县级)改称牡丹区。菏泽市下辖郓城、巨野、单县、成武、定陶、曹县、东明、鄄城八县和牡丹区、开发区两个区,总面积为12228平方公里。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谁知道菏泽的历史渊源吗?
菏泽文化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境内各县(区)或都有发现。古史中称誉的唐尧、虞舜、大禹在这里留下了较多的遗迹。历史上建置的演变,可远溯到公元前17世纪。 商代(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境内曾置有三 国(今境中部)、莘国(今定陶与曹县之间)、顾国、黎国(今境鄄城与郓城之间...

菏泽市属于哪个省
它的名字源于古代的自然景观,由"菏山"和"雷泽"的简称演变而来,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定陶县东北部,这里是古代济水汇聚的地带,形成了著名的菏水,与济水相接。1735年(清朝雍正十三年),曹州升格为府,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设立了附郭县,并赋予了"菏泽"这一美丽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推移,1949年8...

菏泽牡丹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1. 菏泽种植牡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而在唐宋时期开始兴盛,到了明清时期达到巅峰,一直以来都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2. 菏泽牡丹的发展势头持续,新培育的品种不断增加。当地人民创新出了“大田催花”技术,这项技术使得牡丹能够四季开放。3. 到2012年,菏泽牡丹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两万亩,...

菏泽牡丹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菏泽牡丹,山东省菏泽市特产,菏泽古称曹州,是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种植牡丹历史悠久,始于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菏泽市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明代已负盛名。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里就有“曹州牡丹甲齐鲁”之说,并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后又有“菏泽牡丹甲天下...

菏泽为什么改名曹州城
一、历史渊源 菏泽地区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名为“曹州”的时期。曹州这一名称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代表着这一地区丰富的历史变迁。因此,将菏泽改名曹州城是对该地区历史的一种回归和纪念。二、地域文化因素 曹州这一名称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紧密相连。菏泽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迹,如牡丹...

荷泽市属哪个省管
再者,从历史和文化上来看,菏泽市与山东省其他地区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菏泽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山东省乃至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历史文化的相通性,使得菏泽市与山东省其他地区在文化交流和传承上有着紧密的联系。综上所述,菏泽市属于中国山东省管辖。这种归属关系不仅体现在...

菏泽牡丹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1. 菏泽种植牡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其声誉在唐宋时期得到提升,尤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一直以来都被称为“曹州牡丹甲天下”。2. 菏泽牡丹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展,新品种也持续增多。当地人民创新了“大田催花”技术,这项技术使得牡丹能够四季开花。3. 到2012年,菏泽牡丹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两万亩...

菏泽牡丹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菏泽牡丹的历史由来
1. 菏泽牡丹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隋朝,而在唐宋时期达到繁荣,至明清时期更是盛极一时。在此期间,菏泽牡丹赢得了“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2. 随着时间的推移,菏泽牡丹不仅在种植面积上有所扩张,新品种的培育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当地人民创新性地发展了“大田催花”技术,使得牡丹能够...

山东哪个地方以牡丹著称
2. **历史渊源**:牡丹在菏泽已有超过1500年的种植历史,经过长时间的栽培和选择,培育出了1000多种牡丹品种,使菏泽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牡丹种苗基地。3. **文化传承**:牡丹不仅是花卉,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欣赏牡丹的同时,菏泽地区的人民将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形成了与牡丹相关的文化现象,如...

书画艺术之乡的菏泽书画发展史
菏泽书画历史渊源流长,名人辈出。据宋史.燕肃传载:燕素(曹州人),长诗文书画,其作品多入妙品,以及北宋晁补之兄弟(钜野人)、元代商挺(曹州人),至明代曹州何氏家族(何永匀,何永健四代孙)以诗书艺传家,历代不衰。清代马延熙、郭如仪、刘琨、田如烩等皆为当时书画名家。近代以来,著名书画家牛千古、郑树屏、李楣川...

相似回答